当前时间是: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视点 > 正文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见效

来源:  点击:1255  发布时间:2021/12/6 9:54:35
作者:管理员
字体大小: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包联行动相结合,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今年暑假,组织1000余名师生组建589支团队,赴全国7个省份的教育基地、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了“互联网+”、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红色教育、产业调研等9个方向的走访调研和志愿服务活动,近3000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近3万小时。其中,3支团队被中青网报道、56支团队被省市级平台报道,成为学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与党史宣讲相融合,理论联系实际促走心入脑。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开展重走红色足迹、党史理论宣讲、传承红色基因等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经济管理系师生赴全国多个省市区,开展红色记忆追溯传承、农耕文明发展调研、脱贫攻坚典型访谈。建筑工程系师生赴鄂伦春等地开展探寻革命记忆、党史理论宣讲等实践。学前教育系80余名师生先后赴阿荣旗、扎兰屯等地开展义务支学支教、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实践活动,活动被中青网报道。

二、与实习实训相融合,专业对接产业促企业发展。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依托专业实习开展国情社情观察、顶岗实习实训、助力复工复产等社会实践活动,助推企业发展。化学工程系团队在学生暑期实习期间,赴金新化工、东北阜丰生物科技公司开展实习调研活动。蒙医蒙药系团队赴农牧林场开展蒙医药专题实践活动,建设药材种植基地。商贸旅游系团队赴北京、青岛、呼和浩特等实习基地开展国情观察活动,对疫情常态化下旅游酒店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研。

三、与专业优势相融合,能工巧匠协手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导师制、学徒制,将专业特长运用于实践活动,开展科技知识普及、信息技术传播、家电维修服务等实践活动,引导师生以实际技能,助力乡村振兴。比如信息工程系团队赴呼伦贝尔市农垦集团食品公司、上库力农牧场有限公司调研信息化现代农业,运用专业特长和电商平台为企业直播带货。机电工程系师生赴包联单位鄂温克旗辉苏木开展科技知识宣讲、义务维修家电等实践活动。医疗护理系党总支书记带队党员教师、学生志愿者共18人赴学院帮扶单位鄂温克旗辉苏木开展义务汇演、爱心义诊服务,与当地村民一起看演出、做游戏,利用专业技能为百姓义诊,并为他们送去医疗爱心包,获得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四、与地域特色相融合,文化技能相依促民族团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民族地域特色开展文艺专场演出、传承民族医药、非遗文化调研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比如艺术系团队赴布里亚特蒙古族人家录制“民族艺术瑰宝”布里亚特民歌,在艺术创作中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院团委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鄂温克族自治旗锡泥河东苏木,寻访“国家的孩子”——敖德巴拉。听敖德巴拉讲自己作为“国家的孩子”在内蒙古成长、生活、工作以及回报国家、感恩社会的感人经历。成员们纷纷表示要时刻将榜样精神挂心间,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该活动被中青网报道

五、与志愿服务相融合,培育奉献精神促学生成长。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伟大号召,开展劳动体验、主题宣讲、社会调研、生态文明等实践,引导学生在新文明社会志愿服务实践中成长成才。比如学院青马班在学院团委统一指导下,共派出2支团队11名志愿者先后赴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管护站开展为期14天的“一湖两海”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成员们于管护站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清理湖面沙滩、搭建野生动物救助站点、农牧民基本信息调研等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成员们积极配合保护区站内工作人员开展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深刻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家的辛苦付出也得到管护站工作人员和站内农牧民们的高度认可。

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及包联活动,进一步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引导青年学生在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过程中赓续红色血脉,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